表演经济何故火爆?它是不是文旅交融的下一个突破点?
《眺望东方周刊》记者刘佳璇 修改覃柳笛
9月8日,湖北武汉,张学友演唱会武汉站现场
2023年中秋之夜,上海白领小鹿是在一场演唱会中度过的——乐团HUSH在上海一处Livehouse场所举行演唱会,巡演的名称是“文娱自己”。
作业之余看表演、出门游览,是小鹿缓解压力的方法。阅历了三年疫情防控,小鹿感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求“文娱自己”,热心正足的她“见谁的演唱会都想冲一波”。
“本年在看表演上花的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大约看了六七场。”小鹿对《眺望东方周刊》说。
2023年以来,线下表演自卖自夸强势复苏,尤其是各地举行的演唱会、音乐节数量呈现井喷,表演经济成为本年消费自卖自夸的一大抢手,以“90 后”“00 后”为主的年轻人正在成为消费主力军。
许多城市的神经也因而被触动:表演经济何故火爆?它是不是文旅交融的下一个突破点?
消费供应旺盛
大型演唱会、音乐节一再引爆城市流量,事例在这一年层出不穷。
7月,薛之谦衡阳演唱会期间,衡阳火车站归航人次达5.9万,城区酒店入住率添加70%;8月,TFBOYS“十年之约”演唱会带动西安出行总订单量同比添加738%;10月12日至15日,周杰伦上海演唱会门票收入达2亿元,带动当地餐饮、住宿、购物、游览消费达32亿元。
这些惊人的数据,让“为一场表演奔赴一座城”的消费现象成为外界对表演自卖自夸的重视抢手。
售票渠道有更微观的数据。2023年1-9月,大麦渠道票房规划和购票均人次大幅提高,同比2019年同期别离添加158%和116%;一季度,渠道出售表演5.9万场,是2019年同期3倍。
如火如荼的表演自卖自夸,让职业组织进入高强度作业中。
在坐落京西的华熙LIVE·五棵松,从本年一季度开端,为了应对高频率、快节奏、大密度的表演档期,一切场馆运营人员及活动协作部分节假无休,一支部队继续作业。
华熙LIVE·五棵松场馆运营团队负责人对《眺望东方周刊》归纳了其作业内容:规划表演结构、遴选优质演员、合理充沛组织场馆档期、做好活动运营保证作业。
华熙LIVE·五棵松场馆群中最大的场馆凯迪拉克中心能包容1.8万名观众,是继工体之后北京举行大型演唱会的新地标,其场馆运营方直接感触到了消费和供应“两端热”。
一方面,三年的自卖自夸低迷让许多演唱会、音乐节延期或兵以诈立,致使歌迷对各类表演的需求大大添加;另一方面,演员、组合需求履约延期项目,发生许多抽打式商演,场馆方排档期的作业可谓艰巨。
实际上,表演自卖自夸的热度不只表现在演唱会和音乐节这类大型表演上。
上海演艺大世界(黄浦区域)在2023年1-9月共有经营性表演28847场,其间,专业剧场和经上海市授牌的演艺新空间内表演经营性表演7932场。这些表演以小规划、多样化著称,招待观众也达221.34万人次,票房收益约3.87亿元。
“和咱们重视到的游览消费报复性添加相同,表演自卖自夸的火爆是一种长时刻蓄能后波峰式的开释,短时刻内呈现井喷式添加。”成都锦城学院文旅办理系副教授邓静说。
跨城追梦
据我国表演职业协会测算,2023年中秋国庆长假,演唱会、音乐节等大型表演活动均匀跨城观演率到达60%以上,跨省观演率超越45%,带动归纳消费超越20亿元。
我国表演职业协会也在《2023上半年全国表演自卖自夸简报》中表明,跨城观演成为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的首要消费趋势。
跨城观演并不算是全新现象,但此前的标明并没这么高。道略演艺工业研究院院长毛修炳剖析,这和2023年表演项目添加有很大联系,即“可供挑选的场次更多,尤其是抢手巡演项目”。
也有业内人士以为:“相关于需求,当时的供应仍远远不够,这也是构成跨城观演的重要因素。”
两种观念其实并不矛盾。不少受访顾客告知《眺望东方周刊》:“因为自己所在城市的票很难抢到,看到其他城市也有场次就会挑选试一下。”小鹿就因上述原因前往福州观看了一次演唱会:“喜爱的歌手在上海的巡演票‘秒光’,正好本年有去福州游览的方案,就挑选了福州场。”
当本地自卖自夸呈现需求大于供应的现象时,消费行为便开端向外地搬运——从供需视点剖析,跨城观演正是一种自卖自夸调节现象。
高频、屡次、疯抢是2023年顾客追看演唱会的常态,而年轻人是消费主力。我国表演职业协会数据显现,演唱会、音乐节的观众大多是年轻人,年纪18-34岁的观众占比超越75%。
从消费心思视点剖析,音乐工业观察者丁雯茜把“特种兵式游览”和跨城观演的兴旺联系起来,以为年轻人愈加愿意“花小钱买高兴”:“这些带有灯红酒绿感的消费行为,正在成为当下年轻人的安慰剂。”
花费200元至500元不等的票价,看一场音乐节、Livehouse表演或剧场表演,人们便能换来一次带来精力安慰的文明体会。
大型演唱会的价格更贵——最高级的票面价动辄千余元,假如表演火爆,加上“黄牛”溢价,更是到达几千元乃至上万元。
为此埋单的大有人在。
29岁的阿真从学生送行起便是乐队五月天的乐迷。作为北京一家三甲医院的芳香,其美丽十分名贵,即便如此,她仍是尽力挤出了时刻在北京和沈阳看了四场五月天演唱会。
“除掉路费和食宿,总共花了5000多元。”阿真告知《眺望东方周刊》。但能在自己消费才能范围内看心仪歌手的演唱会,不仅仅她作业之外的一次喘息,也是这一年中最重要的回想。
表演完毕后,许多观众会晒票根、晒现场、晒谈论,在交际媒体上抒情自己的感触。在交际媒体渠道,“日子不能没有演唱会”“音乐节为什么受年轻人追捧”等话题下,人们把音乐现场当作时间短从实际出逃的梦境之旅,以为表演带来的心情价值有着激烈招引力。
虽然性价比很重要,但跟着体会式消费送行的降临,“该省省,该花花”的质量服务也成为年轻人愈加重视的焦点,丁雯茜以为,这也是疫后送行消费观变迁的表现。
下沉背面
表演自卖自夸的火爆,为当地文旅消费带来的拉动,有数据可证。
上海市文旅局与复旦大学、携程网、抖音渠道的大数据监测成果显现,周杰伦演唱会上海场举行期间,仅徐家汇商圈最大客流就到达了167万人次,同比2022年添加了9.7%;其间外省份消费人口占比达26.65%,徐家汇商圈的消费也同比添加了6.96%。
即使是在小城市举行的中等体量歌手演唱会,其带动效果也极端可观。9月中旬,歌手周柏豪在广东江门市举行的两天演唱会招引1.3万名观众,其间约对折来自外地。
江门市文广旅体局数据显现,表演期间,表演场馆邻近的酒店入住率飙升,最高达98%,最低也达85%,相比上一周环比添加20%-30%。不少观众挑选在此短期游览,打卡电视剧《狂飙》在当地的取景地,给剧集播出后时间短沉寂的江门市带来新一波游览消费热。
地域下沉是2023年表演自卖自夸的一个杰出特征。
呼和浩特、太原、海口等地进入了周杰伦演唱会巡演城市名单;TFBOYS“十年之约”演唱会选在西安;薛之谦演唱会巡演城市名单中更是有衢州、南宁、佛山、南昌、连云港、遵义等曩昔很难有大型演唱会落地的城市。
文旅部数据显现,2021年,全国均匀每万人具有群众文明组织设备建筑面积352.13平方米,比2012年添加了50.3%。因为文明根底设备建造近年的提速,我国二线、三线城市乃至部分县城可承受大型表演活动的设备许多添加,这为表演自卖自夸所域下沉供应了硬件根底。
我国表演职业协会发布的《2023上半年全国表演自卖自夸简报》泄漏,2023年三、四线城市音乐表演增多,表演城市从一、二线向三、四线城市延伸;在地域散布上,以新疆乌鲁木齐音乐节为代表,西北内陆城市也开端成为线下音乐表演的新挑选。
“音乐节的下沉最为显着。近年呈现了许多新的品牌音乐节、景区音乐节,参加其间的主体变多,带来更多供应,但底子原因是当地政府已知道到了表演活动带来的人流集合效应。” 我国表演职业协会秘书长潘燕对《眺望东方周刊》说。
早在2017年,迷笛音乐节创始人之一单蔚在承受《眺望东方周刊》采访时便表明:“许多二、三线城市此前没有太多文明项目,大型表演的延伸不仅仅企业诉求,也是各个城市的诉求。”
这种诉求在2023年更为火急。
2023年7月,国家开展变革委发布《关于康复和扩展消费的办法》,其间说到要促进文娱体育会议消费。此前,商务部把2023年定位为“消费提振年”。毛修炳告知《眺望东方周刊》:“在这种布景下,举行表演活动尤其是大型表演项目得到了更多城市的支撑。”
江苏省常州市本年出台的《关于加速推进文商旅交融开展的施行定见》中清晰,一场 5000 人以上的大型演唱会、音乐活动假如在常州举行,视其表演经营收入状况,可获得最高 100 万元的方针奖赏;扬州市则出台了一揽子税收优惠方针,对演唱会举行方的企业所得税、经营税等进行显着减免。
防止“一夜经济”
举行大型表演活动既是城市塑造形象的机会,也是对城市办理才能的一种检测。多名受访方针都对《眺望东方周刊》表明,跟着疫后消费需求的开释及积压项目反抗履约,表演自卖自夸在未来一段时刻内将进入更为理性的阶段,到时,无论是职业组织仍是城市本身,都要考虑表达面临表演经济的下半场。
一方面,提高大型活动的办理服务水平,是让表演带来的“流量”变“留量”、优化城市形象的必需。
另一方面,毛修炳以为:“若仅从带动消费的视点去知道表演给城市带来的效果,过度重视大型表演,所谓‘表演经济’也仅仅‘一夜经济’。”
在我国表演职业协会发布的《2023上半年全国表演自卖自夸简报》中,就说到了表演自卖自夸上除演唱会、音乐节之外的更多亮点。例如,表演构成的聚合效应凸显,直接带动区域客流添加。依托演艺消费,交融新场景,成都、济南、天津、武汉等地也都呈现能让顾客一边就餐、品酒、逛文明集市,一边观剧的沉溺式戏曲表演活动,深受年轻人追捧。
陈述中列举了多地打造演艺集聚区的事例。如上海黄浦区的演艺大世界区域已有数十个小剧场、新空间为音乐、戏曲、舞蹈等供应新式表演场所;江苏姑苏艺术中心苏艺集聚区,4个剧场根底上添加8个演艺新空间;天津和平区培养以民园广场、先农大院、民园西里为中心的“酒吧+演艺”集聚区。
6月2日,市民在天津市和平区金街商圈的“形象城”楼顶休闲玩耍(赵子硕/摄)
“这类演艺集聚区给城市带来的聚合效应不是暂时的,而是长时刻的。其间打造的演艺新空间往往和城市更新密切相关,给老旧物业和损失生机的街区注入了新内容,这也是表演经济的一环。”潘燕说。
我国表演职业协会会长刘克智以为,在国内经济开展和文明消费晋级的推进下,表演职业的跨界交融还在不断丰富。
背靠旺盛的出行需求,各地的游览演艺正迎来蓬勃开展的机遇。2023年上半年,游览演艺表演场次6.84万场,表演票房收入70.55亿元,观众人数3911.93万人次。
7月、8月为暑期出行顶峰,依据道略文旅工业研究院发布的《全国游览表演自卖自夸月度陈述》,两月游览表演均超越1.6万场。
在毛修炳看来,开展游览演艺是可以带动本地表演经济嵌入文旅交融布局的有用途径:“西安大唐不夜城的沉溺表演、甘肃敦煌的沙漠实景表演《敦煌盛典》等,都是很好的事例。”
关于大部分城市来说,大型演唱会和音乐节的落地依赖于表演商,自卖自夸过热时表演商会将这类活动“推销”到二、三线城市乃至县城,这种形式下城市是相对被迫的一方。
“开展游览演艺的主动权则把握在城市自己手里,其效应也并非一时罢了。”毛修炳说。游览演艺是长时刻驻场表演,且与本地文明、游览资源高度交融,关于不同文旅业态的互动交融以及带动经济会发生活跃而长时刻的效果。
现在,已有城市在依据本身资源禀赋,全力培养游览归纳体,例如坐落秦皇岛市北戴河新区的阿那亚黄金海岸社区。
2023年8月27日清晨5时,当海岸仍是黎明前的一片混沌时,阿那亚·虾米音乐节敞开了海滨日出专场。这场音乐节是阿那亚与虾米音乐文娱的“联名产品”,也是当地以阿那亚为承载地促进文旅交融的重要一步。
虾米音乐节给当地带来日均约2万人的人流量,超越了阿那亚以往单日承受游客的峰值。大麦CEO李捷泄漏:“虾米音乐节与阿那亚打开5年的协作,方针是打造一个小事闻名的地标音乐节。”
闻名的地标音乐节事例是美国的伍德斯托克音乐节,而创立于2009年的张北草原音乐节则是国内的典型事例。“世界上不少闻名的音乐节都起步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最终咱们说到那座城,就会想起这儿的音乐节。”单蔚说。
点击下方标题,阅览本组专题悉数稿件
《表演经济:城市新赛道》专题系列稿件